找黄金白银行情资讯,就找白银投资网

世界经济萧条 国际黄金的机会来了吗

不论今后世界经济的萧条期如何开始的,这个阶段还没有来,而这正是国际黄金的机会。目前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央行都在持续增加黄金储备,而这更是将会直接推升黄金价格。

中国白银投资网(http://www.cnbaiyin.com/)讯,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关于黄金牛市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延续,一度成为市场争论的焦点,近日,中国知名学者表示,从目前看来,黄金的牛市可能还将持续,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因为世界经济史上,没有像今天这样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此前的程度。另一个是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本世纪初世界经济之所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持续十多年的景气周期,而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对资源的强依赖,以及对制成品出口的强依赖,这对国际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以说,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导致美国金融业繁荣这样一个模式的终结,而当然华尔街金融危机后,尽管中国通过四万亿刺激对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发展中 经济体的经济帮助不小,但毕竟是强弩之末,中国经济此后在房地产的拉动下,尽管还能维持但是对世界经济的拉动力,已然衰竭,这就是目前全世界经济处于严 重通缩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种状况还能持续多久?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可能是导火索。

有人说中国是希望通过房地产的泡沫缓解债务危机,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赢得时间,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房地产的繁荣再次拉动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的爆发,房地产的繁荣对实体经济的戕害更加严重,房地产不可能帮助经济转型升级赢得时间窗口,只能是进一 步恶化产能过剩。

不论今后世界经济的萧条期如何开始的,这个阶段还没有来,而这正是国际黄金的机会。目前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央行都在持续增加黄金储备,而这更是将会直接推升黄金价格。

世界央行的黄金储备

中国央行从去年6月开始发布黄金储备月度数据。黄金储备量于当期跳升57.3%,此后至今累计增加了10.6%。在过去14个月中,中国央行增持了175.1吨黄金,仅次于俄罗斯的约262.6吨,相当于同期世界黄金储备总增量的48.7%。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黄金资产美国、日本和欧洲等主要央行都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减少最多的反而是新兴经济体比如土耳其和委内瑞拉。

按照中金公司的测算,中国黄金储备目前仅列世界第六,相当于法国的75.1%和美国的22.5%。从黄金储备与GDP之比来看,中国仅相当于法国的 16.9%和美国的38.5%;从黄金储备与人口之比来看,中国仅为法国的3.5%和美国的5.3%。黄金占中国储备资产的2.4%,远低于法国的 66.5%和美国的75.6%。

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是美国,目前储备是8133吨,第二大是德国储备3378吨,中国是1829吨,法国是2436吨,意大利是2452吨,中国如论如何都应该超过法国和意大利,如果超越意大利,则必须增持600吨。目前中国对黄金的增持平均也就是每月十几吨,按照这个速度增持还得三四十年。

但是把中国增持黄金放在世界经济大背景下看,则增持也是有限的,因为中国的外汇储备正在下降,从2014年6月3.99万亿美元的峰值至2016年8月的3.19万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20.2%,两年减少了20%,这个速度还是很惊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的下跌预期,央行为了稳定人民币,必须抛美元,这是外汇储备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

未来中国经济还将进一步调整,人民币贬值压力还将加大,按照目前的汇率政策,央行还将采取牺牲外汇储备的方式稳定人民币,那么外汇储备还将下降,这时候中国是要用美元购买黄金,增加储备,或者国内的黄金流出,央行去购买,或者放开民间购买黄金,进口黄金,或者禁止黄金出口等等政策,都将影响黄金价格和外汇储备的增减。

由于俄罗斯黄金增持在笔者看来已经是穷途末路,只要石油价格长期低迷,俄罗斯购买黄金储备的能力就会逐渐衰退,那么未来央行购买黄金的最大的买家可能就是中国民间消费和中国央行。

关注中国白银投资网,更是黄金价格查询白银价格资讯随时看!

更多
更多

价格行情

230.67↑单位:元/克

$

230.67↑单位:美元/盎司

230.67↑单位:元/千克

$

230.67↑单位:美元/盎司

黄金白银兑换器

1美元/盎司=0.205人民币/克
转换

白银走势图·黄金走势图

  • 纸白银
  • 白银T+D
  • 现货白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